
12月4日上午,暨大基金会首次跨洋捐赠仪式举行,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再捐赠100万元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搭建起覆盖研究生到教职员工的学术交流平台。
 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在美国加州通过视频连线参与大会
12月4日上午,“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启动大会在校友楼四楼会议厅举行。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向我校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以其母亲陈玉兰女士的名义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
钟赐贤教授亲属夏慧娴女士、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教授、对外联络处、纳米光子学研究院、理工学院、光子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和管理学院负责人以及在校师生代表等出席会议,共同见证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有史以来举办的第一次跨洋捐赠仪式。
 洪岸副校长致辞
暨南大学副校长洪岸在致辞中感谢钟赐贤教授伉俪长达二十年来对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学科、科研进步作出的卓越贡献。她指出“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的设立,对于促进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发展与光学工程学科提升,激励暨大教师不断积极创新,勇攀科研、教学高峰,将发挥重要的促进和示范作用。
钟赐贤教授通过视频连线致辞
活动现场,钟赐贤教授在美国加州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发表致辞,他表示他的母亲是暨南大学校友,他从小就对广州、对暨南大学有很深厚的感情。同时,他表示将积极响应习总书记近期对考古的新指示,激励本科生对考古科研的兴趣,尤其对有关南洋华侨历史的研究,奖励对华侨教育做出贡献的老师。希望暨南大学能够与北京大学合作,建设中国特色风格的考古区,并帮助与鼓励南洋华侨子弟回到中国求学。

钟赐贤 美籍华人 暨南大学客座教授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国际知名空间技术专家
1965年在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获得电子和电机工程学士学位,1969年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核子工程系,获得硕士、核子工程师与哲学博士等学位,拥有美国加州核工程师执照,曾获得2001 AIAA-SF最佳工程师奖牌。在国外曾任职奇异公司及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担任首席工程师多年,从事于核能与空间科学研发工作。
捐赠仪式 支持华侨教育发展与光学工程学科提升
会上,双方举办了捐赠仪式。钟赐贤教授亲属夏慧娴女士代表钟赐贤伉俪向暨南大学捐赠100万元支票牌。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梁燕向夏慧娴女士颁发了捐赠证书。
 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梁燕副理事长代表暨南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接受捐赠支票
 梁燕副理事长向捐赠方代表夏慧娴女士颁发捐赠证书
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院长麦耀华现场发布了该基金的评奖办法,暨南大学对外联络处周治副处长介绍“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

“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
奖励在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工作以及在光学工程学科教学、科研、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德才兼备、工作积极、成效显著、贡献突出的教职员工,继续支持教育事业,促进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发展与光学工程学科提升。
渊源回顾 从“科研论坛奖”到“科研与侨教奖”
 纳米光子学研究院院长李宝军
纳米光子学研究院李宝军院长主持仪式。现场,他回顾了3年来钟赐贤伉俪对暨南大学的支持,从“钟陈玉兰基金”的设立,搭建暨南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学术论坛平台,到今日跨洋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每一步都展现了钟赐贤伉俪对教育与人才培养事业的仁者之心。

 现场合影
一腔仁者心助力学校发力“新工科”
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心系国内工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自2001年起,在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多所大学设立教育基金,捐资兴学。近二十年来,累计奖励工科物理方向优秀学生达上千人,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以及助推工科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017年10月26日,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首次向暨南大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以其母亲陈玉兰女士的名义设立“钟陈玉兰基金”,并设有“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论坛奖”,旨在搭建暨南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研究生的学术论坛平台,促进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为感谢钟赐贤教授、夏晓峦博士伉俪对暨南大学的教育事业的支持,2019年向钟赐贤伉俪颁发了暨南大学教育公益事业“杰出贡献奖”。
 洪岸副校长向钟赐贤伉俪颁发“杰出贡献奖”
今年,因疫情原因钟教授不能回国,然而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对国内工科教育和人才培养事业的关注不减,仍心系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和光学工程学科的发展,再次向暨南大学捐赠100万元人民币,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用于奖励在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工作与光学工程学科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职员工。
 李宝军教授带领嘉宾参观实验室
从“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论坛奖”到“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钟赐贤伉俪在暨南大学设立的基金,搭建起覆盖研究生到教职员工的学术交流平台,助力学校华侨教育发展与光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迈出布置“新工科”发展的重要步伐,加快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一份暨南情横跨两代的赤子情怀
钟赐贤教授的母亲陈玉兰女士是暨南大学在上海虹口时期的校友,当时就读于暨南大学教育学系。怀揣着对母校的赤子之心,陈玉兰女士在毕业后,始终关心和支持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 母亲一直对母校很有感情,会向暨南海外校友会投稿,虽然没有什么收入,却会将自己的一点退休金捐给母校。当时第一次提出要在暨南大学设立奖学金,母亲也非常支持。”
钟教授在访谈中谈道。为母校捐资助学,是钟教授母亲的心愿,表达了母亲的一腔赤子之心。
在参观暨南大学校史馆时,钟教授还将母亲一直收藏的暨南大学毕业证书赠予学校收藏。一纸小小的证书,承载着一辈人难以舍弃的暨南情缘。
2017年至今,为再续陈玉兰女士的暨南情缘,钟赐贤教授及其夫人夏晓峦博士两次向学校捐赠100万人民币,先后设立“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论坛奖”、“暨南大学钟陈玉兰科研与侨教奖”,在促进暨南大学光学与光学工程学科的全面发展和人才培养、暨南大学华侨教育工作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一腔仁者心,一份暨南情, 一纸淡书印,一怀赤子意。
从陈玉兰女士到钟赐贤教授伉俪,两代人的暨南情缘还在延续。十九载春秋,钟赐贤教授伉俪在全国高校设立的各项教育基金,照亮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光学工程学科的道路。
南洋通讯社 素材支持|周治 王振华 文字|连莹君 陈联 张诗颖 杨培 编辑|连莹君 郑帆 陈欣茹 责编|陈联 |